為何總覺得自己不配成功?認識冒名頂替症候群(Imposter syndrome)
文/何臻耀 藥師
冒名頂替症候群 (Imposter syndrome),又稱冒名頂替現象 (Imposter phenomenon)或騙子症候群 (Fraud syndrome),是描述一群成功人士,將自己達到的成就歸因於他人的幫助、良好的時機甚至覺得只稱得上運氣好,所以認為自己其實是騙子,害怕人們拆穿成功背後的真相,因此反而會更努力,免於被識破的危機,在此循環下,種種壓力與心理障礙導致他們產生心理疾病與相關症狀 (如:憂鬱症、焦慮及恐慌等)。冒名頂替症候群最早於1978年由臨床心理學家Pauline Rose Clance及Suzanne Ament Imes所提出,並在1985年後廣為人知1。然而,冒名頂替症候群沒有被定義為精神疾病,美國精神疾病診斷手冊及國際疾病分類第十版 (ICD-10) 皆沒有將其列入疾病分類診斷。
冒名頂替症候群可由The Clance IP Scale (CIPS) 量表評估,量表內共20題問題,如:「我經常在測驗或任務上取得成功,即便在執行前曾擔心失敗。」、「害怕對我很重要的人可能會發現我不像他們認為的那樣有能力。」等,人們可以按照自己的心理狀態回答:「不曾」、「很少」、「偶爾」、「經常」及「非常確定」,並分別得到0至5分,滿分為100分,超過60分則認定有明顯的冒名頂替現象2。
2020年在一般內科雜誌 (Journal of General Internal Medicine) 中發表了一篇系統性綜論,回顧了1966-2018年冒名頂替症候群盛行率與精神症狀相關性的橫斷面研究 (Cross-sectional study) 及觀察性研究 (Observational study),共有62篇。文獻撰自世界各國,有美國、德國、澳洲、紐西蘭、韓國等,受試者之職業有學生、臨床護理師、機場工作人員及醫師等專業人士,而年齡多分布於19-23歲。在盛行率方面,各研究間有非常大的差異性 (9-82%),其原因可能為調查族群及界定之臨界值不同導致,以Ares, T.L. et al. (2018年) 之研究來看,臨床護理師有高達79%的盛行率,Patzak et al. (2017年) 調查對像為大學生,則僅9%之盛行率。若以年齡層面來看,其中33篇的研究中,有16篇顯示女性較易有冒名頂替症侯群,17篇則顯示男女之間並無差異,Brauer K et al. (2017年) 則認為女性盛行率高於男性的狀況僅限於學生族群,專業人員則無差異。以年齡層面分析,在6篇研究中,有一半的文獻指出年齡愈高愈不易有冒名頂替現象,一半則無差異。此外,在這些患有冒名頂替症候群的族群中,可以觀察到同時患有其他心理疾病,如:憂鬱症、焦慮、社交障礙等。因此在評估冒名頂替現象時,也要謹慎地處理其他精神疾病之共病。冒名頂替症候群通常採取非藥物治療,以談論、訴說心事的方式,讓他們正視自己的恐懼及懷疑,並進行團體治療,將同一艘船上的人們凝聚在一起,談論彼此的經歷,緩解孤獨及疏離感,再透過接受他人讚美、嘗試自我肯定,找回深埋已久的自信心。3
參考資料
- Clance PR and Imes SA. The Imposter Phenomenon in high Achieving Women: Dynamics and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. Psychotherapy: Theory, Research and Practice Volume 15, #3, FALL, 1978
- Questions and Scoring from The Impostor Phenomenon: When Success Makes You Feel Like A Fake (pp. 20-22), by P.R. Clance, 1985, Toronto: Bantam Books.
- Dena M. Bravata, MD, Sharon A. Watts, MA, Autumn L. Keefer, PhD et al. Prevalence, Predictors, and Treatment of Impostor Syndrome: a Systematic Review. J Gen Intern Med. 2020 Apr; 35(4): 1252–1275.